6/27、
DT668是車頭編號,其型式是D51(DT650蒸汽機車是1945年光復後改稱),日本川崎車輛製造,1941年引進來台,是當時十二部中之一。1984年停用,曾輾轉流落苗栗和屏東麟洛,2000年歸還台鐵,2012/12/13開始整修,2011/11/11配合新竹內灣支線通車復駛首航,成了鐵道迷追逐的大明星。
CK124,1936年日本車輛株式會社製造,原稱作C12型,光復後改為CK120型。這輛是CK121~127中的第4輛,故編號是CK124,是同型七輛中僅存者。1979/6/2報廢後流浪過苗栗、嘉義、新北投,1998年運回臺北機廠整修,2001/3/28順利點火復活。根據鐵道情雜誌報導,是目前臺灣唯一可動態行駛的蒸汽火車頭,也是經常參加各種鐵道懷舊活動的萬人迷。
CK101由日本汽車株式會社(現川崎重工)於1917年建造,曾行駛於基隆、雙溪之間。於1978年報廢後存放嘉義扇形車庫,因車庫拆除而被選為第一輛修復的蒸汽車頭;1997/10進臺北機廠整修,1998/6/9鐵路節復活重新上路,8/20展開環島懷舊之旅,所到之處萬人爭睹,轟動一時。可惜年事太高,料件短缺,目前僅在彰化車庫展示,不做動態活動。
看完火車鑽到火車站前美食街祭拜五臟廟,第一家是去年賣座電影的場景之一吃肉圓。
轉過彎,再來碗湯頭鮮甜、油蔥香酥的切仔麵,古早味令人再三吮指。
東晃西逛過了12:00才正式騎向征途,第一站到了八卦山大佛。小學時有種台灣觀光地圖,掛在牆上當裝飾或印在書桌上,成了小孩子認識台灣最簡便的工具,地圖上繪出著名景點的圖像,有碧潭、野柳、台中公園、赤崁樓、春秋閣...等等,印象最深的就是這尊大佛。國中時,去過的同學描述還可進入佛像內登上頭部向外看,覺得很神奇。直到考取大學上成功嶺受訓,放假時可選去台中或彰化,才真正親臨其下。當時這裏可真是人山人海、萬頭鑽動,沿路上來都是攤販,大概那時候台灣沒多少遊樂區,這兒可是全臺知名的風景名勝,遊覽業者都會安排到此朝聖,不像現在真正成了佛門清淨之地,遊人寥寥無幾。
距離拉遠,換個角度看看法相莊嚴的大佛
從佛像看彰化市區
經過彰化藝術高中,雖在教育界服務,還真不知有這所高中。
過路口繼續向南,右轉角有著鐵馬騎士的造景,139沿線都有明顯的單車道標示,看來是中部熱門的路線。八卦山脈其實是個台地,和北邊的大肚台地共同組成台中盆地的西側屏障,大肚溪(烏溪)從兩台地間向西流出盆地。八卦台地北低南高,139就沿台地稜線曲折南下,所以向南騎常要爬坡,還好都不是很陡。又受地殼傾動影響,台地西陡東緩,西側陡坡已被侵蝕成無數條短溪谷。
「好大個西瓜」,所有人都會像我這樣肯定地說,錯!一旁賣鳳梨的農人馬上糾正我,「那是蒲仔!」也就是瓠仔、葫蘆,「種蒲仔生菜瓜」的那個瓠仔,我難以置信地去摸摸它的表皮,還真有著蒲仔特有的白色細毛,西瓜是沒有的,而且大大的葉子宣告說「我不是西瓜」。
拜陸客大舉登台之賜,鳳梨酥應該是台灣銷量最大的糕餅類吧,吃了幾十年後才知那內餡是冬瓜多鳳梨少,真是騙很大。現在有些業者標榜台灣土鳳梨做餡烘焙,雖然比較酸一點,纖維也多,但如同土芒果,就是有種真正的果香,因而興起一股返璞歸真的熱潮,頗受台灣民眾歡迎。像在八卦山脈中段的「微熱山丘」,所產鳳梨酥已名聞全台,甚且西進到上海成立了營業處,也帶動八卦台地上新一輪的鳳梨產業興起。
不知為什麼葉片要這樣紮起來,是怕鳥來啄嗎?知道的大大請賜教。鳳梨酥熱對八卦台地的產業影響,應該是個不錯的研究題目,過去缺水的台地,農民只能勉強種鳳梨度日,收入也不佳,但據說現在收購價已翻了好幾番,農民都樂不可支,真替他們高興。
成排的阿勃勒開著燦爛的花串和散落一地的花瓣,任誰騎過都忍不住要停下細細品賞。時間近傍晚六點,在彰化的中餐早已消化盡淨,從五點多起兩人開始沿路找小吃攤,就是沒有,連幾個加油站都關門歇業,以前路邊都有些賣水果或名產的店,現在都沒了,因為大部分車子都走國六,你看畫面長長一段路只有前面我同伴的背影,沒了車流就沒了生意,像北宜高通車後,北宜公路的坪林就迅速沒落了。半小時後,果然碰到一陣急雨,也就沒相片記錄了。
檢視較大的地圖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